9月18日至19日下午,我校“智教未来:AI赋能教学实战工作坊”(第四期)首个重要环节——智慧课程建设成果汇报评审会在我校第二教学楼智慧教室成功举办。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,遴选并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校级智慧课程,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与课程建设水平。
评审会特邀沈阳师范大学吴祥恩教授、超星集团培训师李峰老师,学校质量管理保障处副处长孙佟教授、教务处副处长何鑫副教授等多位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,对30位教师的智慧课程建设成果进行现场评审。
汇报围绕超星平台智慧课程建设情况、AI工具教学应用、教学设计创新及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,评审专家分别从“课程团队与建设基础”“教学痛点与设计创新”“建设规划与内容深度”“预期成效与可行性”四个维度进行综合评议。
汇报中,教师们均能对培训所学深入研究并实践,利用超星平台的AI功能赋能课堂教学,并对智慧课程的建设做了完整的规划和设计。其中,马克思主义学院吴宇飞老师深度挖掘超星平台的智慧教学功能,技术应用娴熟,将其有机融入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中,有效提升了教学互动性与学生参与度,获得李峰的高度评价。
吴祥恩教授在点评中强调,智慧课程建设的核心在于真正实现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教学设计,不能仅停留在技术层面,更应关注教学内容的深度、教学过程的优化与教学实效的提升。他鼓励教师们在智慧教学环境中积极探索,注重教学反思与持续改进。
“智教未来:AI赋能教学实战工作坊”系列活动是我校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、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。本次汇报评审不仅是对前期培训成果的集中检验,更是校级智慧课程立项评选的重要依据。此次评审会的成功举办,为教师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,也为学校智慧教学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。未来,学校将继续推进智慧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,助力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。